近 期 消 息
- 2014年11月10日 「監護宣告之實務與理論之對話」座談會
因醫療和生活水準的改善,我國平均餘命的提高十分顯著,例如1966年男性平均餘命65.2歲、女性69.7歲,2011年成長到男性76.0歲,女性為82.6歲,現在的高齡者和四十年多前相較,增加了超過十年的老後生活。而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明顯上升,2012年為11.15%,預估2018年將增至14.0%,達到聯合國等國際機構所稱的高齡社會 (aged society),2025年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 (super-aged society) 。另外,高齡者之人口總數,2012年底有260萬多人,較22年前(1990年)的126萬多人,增加了兩倍。 詳全文... | ![]() |
活 動 報 導
- 103年10月15~17日 「國際優質兒少節目交流工作坊暨高峰論壇」
![]() |
臺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於103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於臺大社會科學院頤賢館舉辦「國際優質兒少節目交流工作坊暨高峰論壇」,邀請來自荷蘭,製作超過125個以上節目,獲獎無數的Mr. Jan Willem Bult 演講,並藉由工作坊、觀摩德國慕尼黑兒少影展節目,更邀集產官學界的代表以及台灣五十位優秀的兒童節目製作人共同與會,除了希望能夠藉由三天的工作坊帶給在場的兒童節目製作人新的思想刺激,並藉此一工作坊及高峰論壇提供政府及媒體創新思考,找出更有效率的方法,提升我國兒少節目品質,也找到進軍國際的機會。詳全文... |
臺大社科院長林惠玲、世新廣電系助理教授黃聿清團隊分析國內百餘電視頻道節目後發現,4個兒童有線頻道有近88%的節目是卡通,影集與益智、藝文等各類節目僅各占6%;92個一般有線頻道中有21台播出兒少節目,平均每日2.9小時,卡通占83.4%,但有6成是重播.. 媒體報導...
追 蹤 報 導
- 護漁時機和漁權談判態勢:台日與台菲事件的比較與展望
為了探究台日與台菲間的危機事件和漁業協議之間的關聯,本計畫分成國際與國內兩層次進行分析。在國際層次,根據研究設計與地緣考量,本計畫將行為者從台日菲擴充至台日菲中美五國,全面檢視國家在進行談判時選擇策略的重要因素,包括對他國施壓的力道和衝突螺旋上升的可能性,以及國內民眾和媒體表態對於國內和對手國的壓力等。根據本計畫研究,對於國際談判得出以下結論:
(一) 延續與更新「國際危機行為資料庫(International Crisis Behavior)」後,本計畫建立了完整的東亞五國危機事件資料庫,並根據該資料庫,經布列林演算法得出台、日、菲、美及中等國升高衝突的必要或充分條件。 詳全文...
- 適性分流學制研究
本研究係延續著前兩年「十二年國教與教育決策程序建議書」及「十二年國教規劃方案」的研究基礎,就十二年國教啟動以來觀察到個各種問題進行持續的深入研究。十二年國教今年正式啟動,才剛上路就問題不斷,免試入學制度令學生及家長惶惶不安,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時有所聞,同樣地,必然有低分高就的學生。這顯示,未來高中職必將有差異性大的學生群體進入校園,如何做好教學工作,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能適性學習,才是真正的考驗。 |
- 我國社福外勞政策之檢討與修正
我國的社福外勞需求隨著我國外勞政策的制訂而改變,受政策影響很大。 外籍幫傭部分,依現行申請資格,其引進目的主要在於照顧家中幼兒與年老者的生活起居。由於國內取得保母證照人數已超過需求,市場已達飽和,目前面臨供需失衡在於服務品質,而非數量。未來則受到少子化影響,保母需求人數會大幅減少,故當務之急是提供適當誘因引導國內取得證照者從事保母工作,並且改善照顧品質。老人照顧部分則因高齡化社會來臨迫在眉睫,人口老化,失能需照顧者的問題愈嚴重,國人對照顧服務需求與對外籍看護的依賴也會增加。 詳全文... | ![]() |
- 立法院黨團協商制度之探討
我國立法院中舉世罕見的黨團協商制度,其存在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其設計初衷旨在於提升議事效率,多年來並已逐漸形成我國立法院中特殊的協商共識型的議事文化,並非一朝一夕便可輕易廢除。然而自1999年黨團協商制度正式法制化後實施至今,其運作上所出現的諸多問題,也無法再因循拖延、視而不見,而必須誠實面對、勇於改革。 多年來對於黨團協商制度的檢討,各界已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的整理,並訪談、歸納實務界人士與近期實證研究的結論,進一步提出改良黨團協商制度的可行作法。 實際進行深度訪談後,本研究發現多數實務工作者給予黨團協商制度相對正面的評價,並且不論從應然面或從實然面而言,受訪者基本上皆認為黨團協商制度在現行立法院運作中,目前不可能廢除,也尚未出現可替代的制度方案;但是受訪者皆同意此制度有其缺點,應該持續觀察、批判並改善其缺失。 詳全文... |